-
首页
-
神医
-
最新章节全文阅读,他曾是少年的小说
最新章节全文阅读,他曾是少年的小说
黄佩玲
82557万字
65988人读过
连载
金秋十月,有幸与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徐州分会一起去华北晋冀摄影采风行。国庆长假,对去哪里和怎么去一直是个很纠结的事情。十一长假,金秋季节,不出去吧,觉得错失好季节,出去吧,又担心车满人满,到哪里都是人挤人,人挨人,这对于不爱凑热闹的驴友影友们而言是个大忌。正巧摄影协会也在讨论此事,最后决定走一条冷门线路,来一次金秋晋冀摄影采风行,哇,好线路,二话不说,咱报名,于是乎,就“成就”了这趟旅行线路:徐州—清西陵—紫荆关长城—蔚州古城—上苏庄—空中草原—蔚县—暖泉古镇—大同—悬空寺—应县—恒山—平遥—徐州D19月30日 徐州—清西陵 9月30日晚上8:00,一行32人包了一辆大客出发了,一车的欢声笑语,一夜的辛苦旅途,于10月1日清晨到达此行的第一站——清西陵。D2 10.1清西陵—紫荆关—乌龙沟—蔚县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陵内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此外还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我们第一个参观的是光绪的崇陵。崇陵是光绪皇帝的陵墓,也是我国最后一座帝王陵墓。光绪帝名载湉,爱新觉罗氏。其父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醇亲王,其母叶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胞妹。同治帝病故后,由慈禧太后做主,指定继承皇位。崇陵始建于1909年,陵址名叫金龙峪。其规模虽不如雍正、嘉庆的陵墓那样庞大,没有大碑亭、石像生等建筑,但它除继承清代建陵规制,参照咸丰帝定陵、同治帝惠陵的风格外,又吸收了古代建筑技术的某些精华,仍具有它的特色。整个陵寝根据守卫和祭把的需要,建筑了五孔桥、巡房、牌楼门、神厨库、三路三孔桥、朝房、班房、隆恩门、燎炉、配殿、隆思殿、三座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顶和地宫。 皇家的陵寝就是不一样,入陵的牌楼门都是这么有气派。 步入牌楼门 看这汉白玉桥栏杆的“三路三孔桥”,真有天安门金水桥的范儿。 隆思殿内用的木料均为异常珍贵的铜藻、铁藻,质地坚硬无比,用这种木料制作一把普通太师椅,重量竟高达百余斤,所以隆思殿被誉为“铜梁铁柱”,且梁架之间增加了隔架料,既能托顶,又使殿内更加美观。隆思殿内的四根明柱,底部有海水江涯图案,柱身为一条金龙盘绕向上,较其它帝陵的宝相花更加富丽堂皇。 尽管非常之奢华,皇家,最终也随着流逝的时光成为了过去。。。。 后面的这座院落,便是光绪皇帝的陵寝。光绪登基时,正值清朝面临内忧外患,营造陵寝的工程不能如期破土动工,一直拖延到1908年,光绪皇帝驾崩,1909年才由宣统朝着手操办。修建期间,清朝已走向灭亡,宣统皇帝与隆裕皇太后退位,于是向中华民国政府提出要求:“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当时,南京临时政府的议和代表及各省都督,对清室要求宽大应许。正门显然不是我们走的,我们自然是走边门进入。 光绪驾崩时,陵还未建,他的梓宫(棺椁)在故宫观德殿暂安。1909年3月,光绪的棺椁又由观德殿迁往西陵梁格庄行宫停放,一路起落,共耗银438400多两。虽然北京至西陵当时已通火车,但光绪棺椁仍用人抬。前面有卫兵开道,随后是皇帝和王公大臣,后面还有隆裕皇后、瑾贵妃等,最后是1400多辆轿车。棺椁拾至阜城门,仅十里远,就撤掉纸钱1000斤,用银260两。北京至西陵行程240华里,抬杠夫每天分为60班,每班128人,轮流抬着棺椁艰苦行进。沿途支搭三宿芦殿,耗银29000两,经过四天三夜,才把光绪的棺椁运到梁格庄行宫,安放于正殿之中。不知当时从北京至西陵行程240华里,杠夫每天分为60班,每班128人,经过四天三夜,轮流抬着棺椁是如何艰苦行进的,但从这陵寝正殿可以感受出当时的排场了。正在这高大的地宫正殿前拍摄,突然从上面跑下来一个孩子,我赶紧抓住机会咔嚓了一张,为这阴气沉重的陵寝增添了点“活气”。来此参观的人们大多是来凭吊下这段历史的,同时也通过这些看看皇家的奢靡生活。 大殿下面的地宫才是摆放灵柩的地方。 据说在光绪的棺椁正式安放崇陵地宫之际,清朝的遗老遗少还在这座帝王陵前,演出了一幕极尽愚忠的闹剧。光绪的老师梁鼎芬是比较典型的一位,他在崇陵的修建过程中,经常到工地瞻祝,为工程的修建筹款募捐。在为光绪送葬时,他由两个亲随搀扶着在陵前执绋(牵引灵枢的大绳),从行宫一直走到下宫殿。当人们将棺椁、随葬品布置妥当退出地宫后,唯有梁鼎芬疯疯癫癫地坐在地宫内预备给光绪殉葬。后被其亲随背出,才算完事。还真有为清朝皇帝自愿殉葬的忠臣哦。尽管清廷的遗臣为修建崇陵费尽心思,光绪还是没有能够在他的地下寝宫里平安地长眠下去。1931年军阀混战时期,一伙不明身份的兵匪盗掘了崇陵地宫,多数随葬品被劫走。 地宫中合葬着光绪帝和他的隆裕皇后,这是他们的棺椁,其陪葬物品自然是一无所有了。 。。。。。。。。 清西陵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景态雄伟。 这里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古松林,数以万计的古松、古柏把这一带装点得清秀葱郁,古朴大方。 这陵墓前还有个壁照,也是用来辟邪的吗? 为了增强排水性能,每个宫殿基部都建有2米宽的散水,明楼前和三座门前分别挖砌了御带河,地宫内凿有14个水眼与龙须沟相通。 妃子墓,妃子墓的琉璃瓦装饰就不是黄色的而是绿色的了。 这满院子里的树让这沉寂的陵墓区不显得那么阴森了。 这是珍妃的墓。清帝后妃有两位女子曾获“珍妃”这一封号,一位是道光帝珍妃赫舍里氏,另一位就是广为人知的光绪帝宠妃他他拉氏。珍妃(1876年-1900年),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光绪皇帝妃子,也是最为受宠的妃子,后因获罪于慈禧而被投井杀害。而道光帝的珍妃赫舍里氏(1804-?)则卒年葬处不详。恪顺皇贵妃(1876年—1900年)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人们一般习惯按她曾获封的珍妃来称呼她。清朝光绪皇帝的侧妃,也是最为受宠的妃子,生于光绪二年二月初三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女。光绪十四年(1888年)10月初五慈禧太后选定其弟,副都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为光绪帝之后,同时封珍妃与她的姐姐瑾妃为嫔,时瑾嫔15岁,珍嫔13岁。光绪二十年,两人同时晋封为妃。珍妃其祖父乃陕甘总督裕泰,其父长叙曾任户部右侍郎,其伯父长善乃广州将军,珍妃与其姊瑾妃自幼随长善在广州长大。珍妃10岁那年,长善卸任广州将军,她与姊姊随同北返北京。 1889年,珍妃两姊妹被入选宫中,13岁的她被封为珍嫔,15岁的姐姐封为瑾嫔,嫔为九等宫女序列中的第六等,直至光绪二十年甲午春(1894年),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嫔为妃,前面还有皇后、皇贵妃、贵妃三个等级。光绪26年(1900年)8月初,八国联军集结兵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慌忙出逃。[行前,命太监将幽禁于北三所寿药房中的珍妃唤出,推入位于慈宁宫后贞顺门的井中淹死。当时,珍妃年仅25岁。 瑾妃的墓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光绪帝的选后大典上,瑾妃和妹妹珍妃同时入选,成为光绪皇帝的妃子,并在隔年元月行大婚礼,之后个别以瑾嫔和珍嫔的身分入宫。在入宫之后,瑾嫔住在东六宫之一的永和宫,妹妹珍妃也同样的住在同为东六宫之一的景仁宫。瑾嫔在宫中并未如妹妹珍嫔一般,获得光绪帝之宠幸,相反的,她和皇后—叶赫那拉˙静芬一般受到冷落,但瑾嫔并不以为意。六年之后,两人被晋升为瑾妃和珍妃。光绪二十年(1894年),珍妃因故得罪慈禧太后,姊姊瑾妃也受到牵连而一同被降为贵人,但在隔年两人又恢复了原本的妃子位号,但珍妃却受到了监禁,而瑾妃却依然保有自由、继续住在永和宫。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八国联军攻入京师,慈禧太后携宫眷出逃紫禁城,瑾妃便是其中一员。在宣统皇帝溥仪登基之后,瑾妃继续住在永和宫,并被尊为兼祧皇考瑾贵妃。在宣统逊位后,上徽号为端康皇太妃,她和溥仪的关系似乎不坏,溥仪称他为皇阿娘,每遇年节还会请她一同欢庆。溥仪退位后的次年,隆裕太后崩逝,瑾妃在四大太妃的地位中有所提高,她在四大太妃中年龄最轻,思想也较开通。民国十一年,在逊清朝廷为溥仪议婚时,瑾妃支持以婉容为皇后。瑾妃在永和宫过著很有品味的生活,时常以丹青书法自娱。在永和宫的摆设中,有着数样的瓶盘盆景、上头都镶嵌著精致出色的钟表和花鸟人物,同时她也是一位美食家,经常派人到京城附近的天福号买酱肘子供她吃早餐,由于瑾妃喜爱美食,因此永和宫里的小膳房,烹饪相当地出色,逊清的王公旧臣都爱吃她赏的饭。1923年,瑾妃五十寿辰,特邀请梅兰芳等著名京剧演员入宫演戏. 民国十三年(1924年),在和溥仪及其余逊清皇室成员欢度中秋佳节后,瑾妃受了风寒一病不起,五天后因情况恶化而死在永和宫,享年五十一岁,并以端康皇贵妃的身分,下葬于光绪帝的崇陵妃园寝。谥为温靖皇贵妃。在崇陵,还有做骑马旅游生意的,只是这么点路程,并没什么人骑马,这里的马儿就悠哉悠哉了。参观完崇陵接着去看泰陵。雍正的泰陵,居于陵区的中心位置,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其余各陵则分布在东西两侧。 泰陵的神道,由三层巨砖铺成,两边苍松翠柏,上南往北分布着40多项大大小小的建筑。 ([]
最新章节:
第521章
植物大战僵尸
(
2024-09-18 07:06:41)
更新时间:
2024-09-18 01:11:10
张明璇
邂逅驴途入天堂,羽化成蝶释能量 ---------写给人类首发的博格达大转山之行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羽化是我的驴名,寓意有三:一、古代修道士、修炼到极致跳出生死轮回、生老病死、是谓羽化成仙;二、昆虫由蛹变为成虫,昆虫由若虫或蛹,经过蜕皮,变化为成虫的过程;三、思想达到一定境界以后的状态,达到了物我两忘。取此名主要是想表达30岁的自己生活的一种变化与思想的一种颠覆,就像汪峰唱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去。就像师傅洞人所写的名: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罗曼·罗兰 说起户外的处女作那还是2012年的8月29日------再有三天就要上班的情况下,我的同事,也是我的师傅洞人打电话叫我去大朝台。洞人是已有十几年户外经验的达人,驴行无数,在我们还没有知道所谓“驴友”的时候,他已经用自己的双脚留下了一段段值得回味的脚印。 从那开始户外就如同一粒种子在我的心田种下,虽没有参天,但如同春苗一般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工作的原因,季节的限制,终于2013年6月激情燃烧的岁月开始了: 6月1日一日大朝台。 6月9日三日重装太白山南南穿越。 6月26日泰山-曲阜-日照-济南七日自驾游。 从此,户外需求搭了高高的梯,我开始攀更高的楼。 灵魂释放的7月终于来了,8264成为了我每日必修的地方,众多经典徒步线中两条让我垂涎:1、四川---四姑娘二峰,四川--贡嘎转山—蜀山之王大环线穿越(7天穿越行程)。2、[新疆]2013重磅出击!大美新疆博格达转山——雪域之巅身心洗礼之旅……博格达重装转山九日。 家人建议:四姑娘与贡嘎转山。虽有难度毕竟是轻装上阵,所有物品全程都由马驮,晚上协作会负责做饭,对于一位新驴来说,还是循序渐进为妙。 ps:在我问博格达转山行程相关事宜时 ,零队问我你去过哪里,只玩过两次户外的我真不知该如何回答,胆怯的回答--太白山南南穿越,零队冷冷酷酷的说:再练上一年吧! 综上所述:就蜀地吧!一趟两游啊!(纯属自我安慰,哈!) 火车站购票(为买下铺票),预交定金,装备的补给,各种忙。。。 就在万事俱备只待启程的前两天,四川的俱乐部给我打电话:四川暴雨,出事连连,你若不急,往后推迟。NO!我怎么不急?退掉定金,当晚就联系零队,零队心情大好只问道:后天就走,你能来?我就像中奖的彩民:能!明早就飞!网上订票后,天气查询:太原暴雨!我晕!莫非天要亡我?与妻只讲:若明天暴雨,飞机延误,这个7月我将闭门修行!一番收拾,凌晨三点,刚刚闭眼,闹钟已响,530,简单收拾,打车出行。望着天色灰暗,湿气阴霾的天空,听着FM107的橙色预警,我的心是灰色!等待,这世上的孤独,我需要去忍耐,等待,永久地等待,树叶绿了又黄你还没来! 1025 哈,天公作美!背包托运,不算食物,机场称重,整整20公斤!汽车人,出发! 15:30落地,乌鲁木齐我来了!来到酒店,放下行囊,直奔超市!1900酒店门口,零队、土豆、章鱼、稻草已在门口等待,出发,乌鲁木齐架子肉!十几人的大餐,酒盏更酌,杯停狼藉,略有倦意,012 白羊篇 盛夏的并州,清凉无限。 没有星辉斑斓里放歌的豪情,只有回归自己内心的宁静和从容。 当七月中旬的博格达大转山已成为一种定格的照片,而我的内心再次又回到天堂之旅的追忆: 看着8264的置顶帖,看着零--zero版主如此之高的人气,看着一张转精彩绝伦的照片,看着“2013年6月21日博格达申遗成功,2013年7月13博格达大环首发,一个值得纪念的行程……”的致辞,身未动,心已远。 在天山的诸多主峰之中,博格达并非最高,海拔5445米,其海拔高度也仅能排名第三,然而它的名气却远在诸峰之上。博格达峰长期以来,在西部各民族的心目中,博格达是最富有神性的山峰,它一直被人们视为神灵之宅、紫气之源而加以膜拜。博格达一词就是出自蒙语,“神之居所”之意,一说为“香雪海”之意。[p=22, null, left] 博格达大环线,已于2013年3月下旬在小羊军团认证领队---零-zero的带领下全线贯通,全程历时9天,139公里,难度9+级。全程途经乌鲁木齐著名景区天池,并翻越8座达坂、途径12道冰川,其中5道全程跨越…… 重装(背负在45斤到50斤之间)九天徒步对于一个射手座的男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意外的头彩,刺激,享受,自虐,大美,挑战。。。这一切不就是我想要的么! 让我们快出发!就像小时候一样的去玩耍,常常忘记了回家!D1(7月13日):晴→短时冰雹→晴 乌鲁木齐→天池海北1955→大东沟羊圈营地2850,当日徒步13公里,海拔攀升900米,营地海拔2850米 0830 乌市新疆科技馆集合,收拾行囊整装待发! 坐在去天池的大巴上,听着零队为我们环博路线的介绍,我突然意识到自己选择了一条暴驴的不归路,看着同行五湖四海的21人面孔,听着各个英雄好汉的自我徒步经历介绍:墨脱、小五台、乌孙、狼C、夏特古道、四姑娘三峰,倜然意识到这才是自己的第二次户外露营。也许是母亲的教子有方,也许是射手座的禀赋,一向自信的我仍然兴奋与期待。 看看背上的行囊,重装出行的勇士,路人游客不时投来赞叹的眼光,不仅赞叹背负的沉重,更赞叹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与方式。 看看这四目相视的表情,想想大家焦灼的心情,维稳期间气罐不许进山,没见过世面的我心里嘀咕:莫非行动取消?还是九天凉水冷面生活?一个多小时的等待,神通广大的零队挥挥手,一切尽在掌控。大圣,你真了得啊! 进入天山天池景区,乘上大巴,坐上电瓶车,一个半小时后终于来到徒步的伊始。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位于乌鲁木齐东北100公里的博格达峰北坡山腰,是新疆著名旅游胜地。与长白山天池不同,天山天池在地质学上属于冰渍湖,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的产物。云杉环拥、碧水似镜,“天山明珠”此言不虚。然而我们的目是那远方神秘而又壮阔的博格达雪山,此旅游风景无需久驻。 一次只能发表三张照片的游记,路漫漫兮! 一路走来,有碎石,有石桥,有泥沼,有青草。两小时的驴行,零队终于发恩,十分钟的休息。晕!此人体能超出寻常啊!短暂的小憩,零队发令,继续前行! 一条山泉映入眼帘,零队指示:脱鞋蹚水。心中暗喜:好爽!终于可以清凉一下了!就在得意之时,右杖落空,掉入山泉顿时被冲走,我靠!刚花了600大洋的BD手杖就这样夭折?剩下8天的行程我该如何?瘸腿的羽化真的无法成蝶啊! 上天终会给心善的人机会,拐杖在被山泉冲刷后,突然在十米之外的山石拐角处卡住了,顿时,我就像条饿急的野狗一样匆匆卸包,跳下山泉,踩着石隙,把我的右杖叼了回来。阿弥陀佛,天赐良运,天不亡我啊! 狗急是要跳墙的!而我面前是十几米的山泉,跳不不过去啊!面前十几米的山泉那是我至此走的最长的路,我永生无法忘却:盛夏7月,山泉慢慢浸入足面,它像魔兽游戏里的虚空假面,顿时将我的时间暂停,把我的热量窃走,用它最冰冷的银针朝我的足心刺去!它像冰封王座里的隐形刺客,用它最锋利的弯刀向我的足根剮去!长这么大,还未赤足感受过如此之冷的冰水,来自内陆的射手,在冰水中拖着沉重的身体,亦步亦趋,一点点在水中挣扎着。想想同行的六位女达人,真心的佩服! 敬畏自然,这是我出水后的第一感受。自然的力量会让人类学会谦卑。 又是一段又一段的爬坡,虽然累,但很惬意,崛围山的拉练,儿童公园的奔跑,哑铃的负重,付出就是会有收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坚定地按照自己的规划完成属于自己的旅行![ 看看零队那矫健的身姿,名如其人的红蝶,他不是在行走,他是在飞翔! 看看身后的队友,你就会知道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的古训! 徒步中总会有一些惊喜与意外,这使得旅途才变得更加疯狂。看看零队的抓拍,细致而又微妙。像蝴蝶一样的生活吧! 刚才还是艳阳高照,惠风和畅,此时的天空已风云突变,像儿子家祺的脸,随时抱着颗炸弹向你投来! 前面乌云密布,身后冰雹袭来! 看看地下的冰块,刚才的那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冰雹打到头像是有人在向你扔石头!零队言:我第一次感受到冰雹打得我头疼!双鱼言:这不算啥,我们老家下过冰雹后,就要拿编织带出门的!众人不解。双鱼:拿麻袋装麻雀!我了个去,感情我们是小巫见大巫啊!好想问:双鱼哥,你们那是不是常砸死人啊! 冰雹过后,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扎营喽!舞动的行者停止了跳动的音符,短暂的休整迎来的必将是勇者的丰收!在这环博的第一天,一位伙伴退出了此行,想想昨晚吃架子肉时还坐在我身旁畅谈远行,畅想美景的情形,我的心里颇不宁静,一种不舍与淡淡的伤感油然而生。 躺在帐中,闻着花香草气,听着鸟鸣山泉,让我无法入睡,兴奋、激动,听着旁边鱼哥的呼噜声,真羡慕他的睡眠质量!夜深人静,星星点点,静谧的大自然让我饱尝着着最为清新的空气,此时的表针已经零点30分,睡不着。夜像一盏不会亮的灯,让人闭上眼睛才看清楚的梦。心开始摇动,睡姿已换了千百种。。。。。。 待续。。。 邂逅驴途入天堂,羽化成蝶释能量(二) ------------写给人类首发的博格达大转山之行 金牛篇 D2.7月14日:晴 大东沟羊圈营地2850→三个岔达坂→登山大本营3570 当日徒步12公里,海拔攀升850米,下降200米,营地海拔3570米 一段动人而又娴熟的口琴荡漾在山谷间,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梦,是谁在轻叩着我心。羽化,起来了么?鱼哥的一声呼唤,让我清醒。刚才是你吹的口琴?江苏徐州的鱼哥老有才了,这个有情趣的男人让我意识到这个男人不简单。我喜欢和有情趣的人相处,他们的身上有对生活品质的完美追求。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现实的骨感常常让我如鲠在喉,但天生射手的秉性怎能轻然消褪?这一段口琴注定会让我们这对单独背账篷的驴友成为无间的兄弟,当然我们一定会有让对方感兴趣的话。 730起床。 看我这张囚头,是出发前专门为环博9日设计的发型(不用梳理,不用洗发,重装长线,驴友必备!嘿嘿) 早早洗漱、吃饭后,看到大多数队友还在收帐,我便和鱼哥先来几张个人写真吧!看看那鱼哥的照片,那是我第一次用单反的成果啊![ 果然一般啊! 930 全队拔营。 九点的天山,看似阳光普照,但依然寒气逼人,每一位队友都穿着抓绒或羽绒,收拾背囊,新的一天又将启程,今天迎来的将是博格达的大本营。带着憧憬,怀着兴奋,出发!又是斜插翻越,又是青草相伴,这样惬意的天空,如此熨帖的空气,让我快乐无比!行走就是一种不服输的较劲;行走就是一种硬汉的宣言! 埋头行走后的一小时,博格达雪峰犹抱琵琶半遮面,她像刚出浴的美人,神秘而又美丽! 瞧瞧苍狼拍的这张照片,没有任何的技术处理,和8264网站上的获奖作品有何不同?不同的只是时节与主人!民间会有很多的高手,只是由于幸运的天平还没有垂涎于他!我们往往会追慕一些英雄,是啊,他们智慧、勤劳,富有创造力,然而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现实的我们为何不相信自己的双手,去创造那属于我们的荣耀与辉煌呢?相信自己,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三峰并起插云寒》作者:孙月亮,荣获8264第604期每日一图,并被戈尔特斯公司选中作为产品宣传素材。 在我们向神秘女神仰止时 ,迎面走来浩荡的队伍,零队、苍狼和他们似乎很惯,问候、关心、合影,大家其乐融融。就在大家合影照相的时候,一名女子大喊:同在蓝天下,生死是兄弟!大家齐声呼应,顿时,我的小宇宙就像听到了梁山好汉的声音,在那血雨腥风的时代,在那没有黑白的岁月,路见不平拔刀助,不平则鸣的好汉除恶扬善,替天行道 。听到震彻云霄的口号,再次勾起我童年的梦想,想到那让我铭记永生的语:保家卫国是每个热血男儿的不二选择。一切也只是遐想,对于三十岁的我显然不切实际,但是,为何我们要那样现实呢?在户外,没有年龄,没有地位,没有身份,就是一只只自由奔腾的野马,就是一只只展翅高翔的雄鹰。平等、自由、释怀、洒脱。灵魂最本真的东西在这里可以得到释放。 合影结束后才知道他们是巴州蓝天救援队的。此行是为了拉练,锻炼体能。蓝天救援队是由一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志愿发起组成的一个从事户外遇险救援的民间公益性团体。目前蓝天救援队在全国二十一个省,四十三个市都有分队,队员人数已超过10000人,开设了公益性的遇险紧急救援电话:4006009958,并开展了各辖区范围的户外救援及全国性紧急灾害救援活动。在这个小悦悦、范跑跑事件横行,缺失责任,集体冷漠的社会里,向这些勇于担当的勇者、英雄们致敬!午餐修整,一个小时,零队的每次修整都是那么的吝啬,那么的不尽人情,有时我觉得他就像一位军官,严肃而又威武,有时我觉得此次出行就像一次军训,在零教官的带领下,鞭笞中,成长,收获。又是一路的翻达坂,踩碎石,博格达离我们越来越近。 看看这块风化的巨石像是什么?鬼斧神工、造化自然、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产物。 终于在距离大本营2公里的地方,零队开恩,照相!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合影,但是最辛苦的红蝶成为记录我们的英雄,让我们充满想象,在那青天白云出,在那碎石达坂间,有一只红蝶翩翩起舞。那只红蝶是追梦世界里有情有心人追逐的榜样,那只红蝶用梦想召唤梦想、用激情点燃激情,那只红蝶引领着19位初环博格达的朝暮者:只要上路,就一定会遇到庆典。依旧是那只红蝶,让你让我,让我们,成为尺码相同、寻求着超越自我,寻求大美最大化的同路人。环博首发全家福左后依次:鱼哥、土豆、双鱼、白玫瑰、三世、九段、苍狼、三叶草、雪莲山、含雪、稻草、章鱼左前依次:牡丹、自由、流氓、羽化、元素、柳树、牧民 来张个人写真! 向大本营出发!2公里、扎营!惬意的天气,出来亮骚一下!哈,勿喷! 下面请欣赏红蝶大师的作品: 人间之大美尽在此刻啊,感谢红蝶领队在大家已经劳累一天大都进帐休息的情况下,他仍然在不知疲倦的爬山涉水为大家找到最亮丽的风景,最壮美的雪山。感谢零队的敬业,感谢天气的恩赐! 开门见山! 看着日照金山渐渐逝去,辛劳一天的我们也该放下脚步,欣赏,成长! 待续。。。 邂逅驴途入天堂,羽化成蝶释能量(三) ------------写给人类首发的博格达大转山之行D3.7月15日 晴--阴--小雨博格 博格达登山大本营→碎石达坂→四号羊圈→黑沟西达坂→黑沟冰川→翡翠湖 当日徒步16公里,海拔攀升900米,下降1100米,营地海拔3405米 新的一天是匹忠诚的马,总在零点准时是到达! 博格达大本营的休整还算顺利,五小时的睡眠还算给力,我这个阁僚的男人,睡眠质量一向很差,这就是我宁愿多背五斤的帐篷,也不愿和人混帐的原因。这一天是大部分队员最为崩溃的一天,今天摄影大师鱼哥和苍狼的照片是最少的,红蝶一如既往的飞翔,羽化今天也做了让自己最幸福的事,所以今天的游记照片以红蝶、羽化为主,希各位朋友担待羽化的照相水平。 天色微亮,在山中你永远都会在新的一天看到不同的风景。新的一天即将启程。 930拔营。负责的零队在为大家讲解今天的行程,也在提醒几位协作,这是九天里唯一的一次对协作的批评,现在想想原来寓意非凡:今天真的是最让人头疼的一天,也是出现状况最多的一天。就在这样一个明媚的早晨,谁都不知道今天的故事会如此之多。 ([]
王诗平
记:孟克德古道啊!半年前就开始计划6.1走一次,随着时间慢慢的临近,心里莫名的激动。此路线为什么会吸引我呢,孟克德古道会穿越苦杨林,天湖,翻雪山达坂,有美丽的、铺满鲜花的草原,一路上风景如画,新疆的各种美景都尽收眼底。回来后由于工作生活原因,作业一直拖到现在才写,(不好意思啊!高队,81,83~)接下来请大家随着我的照片,来一场身临其境的孟克德之行吧!(好矫情,哈哈!)天湖的早晨苦杨 翻越门克廷达坂 唐古拉草原的花海唐古拉草原 门克廷达坂下的花 线路简介 孟克德古道位于中天山博罗科努山的最东段,最高峰4590米,在其北坡孕育有古尔图河,奎屯河;在其南坡是喀什河水系的重要补给水源,并且有“千里画廊”美誉的唐布拉百里旅游区,也是奎屯和尼勒克县的分界山脉。其门克廷达坂海拔为3945米,为依连哈比尔尕山最高达坂之一,常年积雪,气候变化无常,道路险峻,达坂附近常有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出没。 此行是由北向南跨越博罗科努山,以奎屯河和孟克德河谷为穿越线路。自然风光 孟克德湖:伊犁州境内因自然地质灾害形成的高山湖泊之一,海拔2808米,成梯形状。大约在十九世纪末时,尼勒克境内依连哈比尔尕山范围内发生了强烈地震,地震导致山体滑坡、碎石滚落,促使孟克德沟谷内两座山之间狭小的空隙堵塞,从此常年积雨水而形成的地质灾害湖。 天湖(乌兰萨德克湖):海拔2320米,暂无资料记载。该湖两边为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高山,湖面面积较大,湖泊内多为枯木,显现出该湖的诡异。 奎屯河:奎屯河为依连哈比尔尕山中段北侧积雪融化而形成,水量较大且波涛汹涌,河床内多巨石,河谷内生长着大量的苦杨,秋季金黄一片,与湖水和河水相衬,景色异常壮美。 独库公路:独库公路深入天山腹地,纵贯天山南北,一半以上的道路都在崇山峻岭、深山峡谷中穿过,很多地段都是“猿猴欲度愁攀援”的飞绝险境。独库公路全程需要翻过4个海拔3000米以上、常年积雪的达坂,跨越5条险恶的河流,穿过3条高山隧道。 第一天:(老天爷给我们下马威!)行程:217国道(625公里处)与奎屯河交汇处—乌兰萨德克河谷—海拔2150米处的苦杨林,徒步8公里。 早上8点,从乌鲁木齐出发,结果天开始下雨,哎,老天爷不结力啊!后面几天不会还要下雨吧,(事实证明了我的猜想)车开至独山子,美美地吃了顿新疆大盘鸡,后面几天可是吃不到这么爽的肉肉了啊,可要吃好,哈哈。车出独山子,开上了独库公路,这里有点小插曲,警察叔叔一开始不让我们过去,后面我们好好给作了下工作,说明了我们的来意,终于才放行,车顺着独库公路一直向上爬升,终于到了徒步起点,独库公路625公里处。大家整理好装备就出发了,队员们都很兴奋。从独库公路边上下去,下到奎屯河边,走过一座小桥,前行一公里,发现前面的路石塌方,原本要向前斜插的路因为前几天下了几场大雨,经过雨水的冲刷,大量的碎石塌方把原本就很难通过的路整个掩埋掉,根本不能通过。没办法,我们只能另外择路,下到山脚下,再沿着河边走,绕过塌方路段,再爬到老217国道,这段塌方的路很难爬,坡度很陡,并且全是碎石子,脚每向上踏出一步,身体就要向下滑两步,到最后我们都手脚并用往上爬了,经过艰难的爬行,大家都气喘吁吁,这才是第一天啊,老天爷给我们这个下马威太狠了!爬这个坡感觉体力都要透支了!继续前行,穿过一片苦杨林,终于到达了今天的营地,扎营吃饭,睡觉。出发前的合影,现在大家都是白白净净的,五天后就变成野人了,哈哈。这里介绍一下队员们:左一:走8户外领队高纯度,著名户外领队,爱好摄影,抽烟,还有美女(哈哈),这里公布下他的户外群:273652461。PS:就是他忽悠我带三脚架的!。左二:本尊我啦,喜欢户外,喜欢走路。目是走完新疆所有长线!左三:网名 不在,话不多,一般都闷头走路,个子虽小但毅力惊人!小小的身体内有很大的小宇宙。我们都叫她83,至于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是81,82,83年的,叫起来顺口!左四:网名 1981,和前面的83都是浙江来的!也是心仪孟克德古道的美景已久哈,81和我一样都是装备控啊,喜欢研究户外装备,所以我们很有共同话!第一座桥,从这里进去乌兰萨德山谷。前面的斜切路由于下大雨,碎石塌方导致无法通行。现在我们只能选择下到河谷(后面几天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下到河谷去,这是我们遇到的前面一支队伍,后面几天都会遇到,是来自当地(奎屯地区)的队伍。我们要下到河边,然后穿过塌方地区,再爬上来,想想都累啊!小伙伴们都小心翼翼的从河边走路不好走啊,石头很滑在顺着这个碎石斜坡爬上来,老天爷真是折磨人!今天强度不大,再走大约5公里就到营地了。这就是今天的营地了第二天:(目:天湖!)行程:海拔2150米处的苦杨林—天湖,徒步10公里。昨晚账篷外各种声响,让本来就睡觉不沉的我受尽折磨,老觉得外面有东西,早上七点,我拉开帐蓬,天已经亮了,反正我也睡不着,干脆起床吧!便开始起床收拾了(哎劳碌命),过了半小时,大家陆续睡来,这时候第一缕晨光,透过山谷,慢慢地洒向我们的营地,吃完早饭,开始出发!今天的目是前往直线距离15公里外的天湖!首先我们走进了一片美丽的苦杨林,这时阳光洒在我们身后,行走在这美丽的树林,感觉心情也格外的美丽!我们继续沿着老217国道前行,有部分路段因为塌方,滑落的碎石把路掩埋,我们只能下到下面的河谷,越过一条条小溪往前走,一路沿着缓坡上行,我们走到乌兰萨德克沟北岸,在我们的左手边,是一片片苦杨林,生长在沟底,这里的风光简直美不胜收,穿过这条沟,我们便到了今天的目的地:天湖,这个时节的天湖,可能是因为季节性的因素,水位下降很多,以前能看到的美景,因为水位下降的原因,只剩下一片枯死的苦杨,这更加加深了这片苦杨的悲壮沧桑,每一棵死去的苦杨,历经了多少年的岁月,依然伫立在天湖干枯的河床之上,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魔力。 太阳要出来了!第一缕晨光照进营地! 我们的营地即将沐浴在晨光之中!在苦杨林间穿行。今天天气很好!([]
郑志翔
序: 今年六月间,我攀登了阿拉斯加山脉的主峰麦金利。海拔6193米的北美第一高峰麦金利,位于北极圈附近,气候恶劣,虽然海拔并不高,但攀登的相对高度却超过珠峰,被称为登山家的坟墓,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登山家在此殒落。麦金利可以说是我所攀登过的山峰最美的一座了,整个攀登期间,共拍了六千多幅照片。 在整理相片时,攀登的情形不时再现,有时,心绪深深陷入在对某张相片的记忆里不能自拔,或悲或喜,宛如第二次攀登。照片本身我不喜欢裁剪或者过度PS,这样能尽量保持原状态。文字虽称诗,但谈不上是诗,最多只是一点心情,望与朋友们分享,更望指教,谢谢~ 另说明:1、此贴不是游记,详细游记《路的尽头》正在写作中,希望能在年底完成,呈现给喜欢的朋友们。2、不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前后秩序有些乱,抱歉~ 今年夏季攀登期间,法国和比利时两个登山家先后在滑坠而亡,痛惜并仅以此贴怀念。死亡,对所有登山者来说,都是必须要学会面对的课。同时,这种死亡也被赋予了另外一种悲壮的美,像一阵鼓声敲打着登山者的灵魂。对于登山者来说,雪山如同永恒的情人,爱有多远,路就有多远~从C3到C4攀登中,遇到刚刚从山上撤下来的登山者,脸上挂满冰碴,沧桑的样子特别悲壮。因为那一阵天气特别不好,得知有的队在山上已经等待了二十九天,还没能登顶,另有两个队员已经滑坠遇难,对所有没能登顶的队员我都心生慈悲,每每遇到他们,都会在心里向失败的登顶者致敬。从C2到C3攀登十分累人,每个人除了自己装备外,还要分摊公用物资,拖着雪橇在漫长而松软的雪上行走,极其艰难。可当我行进到这里,看到队友像狗一样爬行时的悲壮,在这种光与影的氛围中,突然因为卑微而感到做为人的幸运。在那个傍晚,没有黑夜(在这个季节,麦金利只有白天),只有无畏,只有一颗狮子般勇敢的心。快到C3营地时,当一个国外登山者孤独的剪影呈现在我镜头里时,那种温暖的感觉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家。谢谢母亲。那天下午,在C3营地的帐篷里,我一直看着这哥俩在雪坡上吃力地爬着,雪坡和人都是那样的干净,他们干净的样子让我感动,难以描述,其实,山与人应该可以交融,人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从C3到C4攀登途中,路过这个风口,遭遇强风暴。此前,法国登山家就是在此滑坠的~ 在这里,风暴如此之大,吹得雪坡都起了波痕,让人无法行走,就是站都站不稳,等了一个多小时,风仍不见小,只得再一步步胆战心惊地下撤。从海拔五千多米的山上向下看去,山下一如白色海洋,无声的波涛拍打着堤岸,宛如一曲安魂的歌,听着时,心,无限悲壮~即使远在北极圈附近的麦金利山,人类生活对环境的影响依然明显,雪线也在一天天的消退,让人揪心也让人悲伤。如果连麦金利的雪都消逝了,人类的命运也就开始了倒计时~对山我一直心存敬畏,却一直没有过害怕。我喜欢那种融入和被融入的感觉,虽然前面充满不可预知,但也正因为如此,吸引着我。有时候,你迈出了一步,就会看到另一种人生~有时,走在雪山上,雪山厚重、无言的样子,让我常想起已经离去的父亲,想着小时候,他背我上医院看病的情景。我尝试着与父亲对话,减轻我攀登过程中的疲惫、苦难和恐惧感,更想让他知道我对他的思念。 坐在飞往大本营的小飞机上俯瞰阿拉斯加原生态立体风景,湖畔、草原,白云、群山层次分明,高大的麦金利山巅直入云宵,大地上的一切摄人心魄。看到群山,就想到了一辈子都在山中行走着的父亲。父亲从部队甫转业地方,就被打成了右派。父亲二十年右派最初的生涯是在地质勘探队里挖了几年的槽井中度过的,并落下了矽肺病,最终死于矽肺病引起的哮喘。父亲是个热爱大自然的人,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却生不逢时,郁郁而终。每每看到好的风景,或者登上了山,都想告诉父亲,但,也只能等到来日了。谢谢生我培养我的父亲,一生从没说过一句谎话的父亲!对我来说,对登山的热爱早已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但登山过程中,对那些离去者还是充满了痛惜,对生命本身还是充满悲悯~挑选这幅照片时,恍如一下又回到了当时。那天登顶下撤的过程异常艰难,最后走到大本营时,我双脚一共起了8个大水泡。行进中,袜子和血水粘在一起,每步都疼痛着。现在看着照片,已经不再疼痛,只有梦境般的雄壮和冷~那天沐浴在这样的阳光下,看着雪坡上的那人在蓝色阴影中一点点移动的身形,清风中,细碎的雪花在阳光中轻舞,一切如此美好。然而,人世很短、生命无常,这是无奈,也正是我们要珍惜当下的缘由呀~在雪坡上俯瞰海拔4300米的C4营地,小路上,一个人正在往回走着,还有三三二二的人正在帐篷外晒着太阳聊着天,有的要继续向上攀登,有的则是要下去了,但他们悠闲的样子,轻松、自在。有时候,当你看着这样美丽而清新的营地,就像看着自己曾经呆过的乡村,就像面对才见又要与之分别的情人~一夜大雪覆盖了C3营地,第二天上午的天空中,还在飘着细细的雪,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一片宁静,有很多的话想要说出来~在四号营地附近,有一个叫着“世界边缘”的地方,举目望去,悲凉的感觉没有尽头,整个时空仿佛都充满着深深的母爱~~这张照片上的文字是在中秋前夕写的,这个世上,我最愧对的,就是我的双亲了。我还没能好好孝顺他们,他们就走了。我经常在梦里梦到他们,每次醒来,枕头边都是湿的。在这里愿意天下所有活着的父母健康快乐~攀登雪山,走累的时候,就想睡觉,那是极度疲惫和高反的表现。看到前面的兄弟走的摇摇晃晃的样子,却无法帮助到他。在山上,一切只能靠自己~一些人走了,一些人却永远留下在了山上。有一些悲伤是短暂的,有些悲伤却很久远。在这个世上,正是因为悲伤,才使我们更加性情,才更懂得珍惜~风暴如此猛烈,横向穿过来,想将我们吹下山去。只有用这种姿势才能站稳,其实说不怕是假的,恐惧的感觉很冷~一场雪,突然而起,不是来自天上,而是从山坡下被风倒灌,吹得人像腾云驾雾一般,冰冷,站都站不稳,人类的渺小和无奈,人类的坚强都在这幅画里了~登山的风险无处不在,每个登山的人都明白,但还是来了,他们登的山,也是自己的梦。登山的时候,他们都是自己心中的山~快到C3营地的最后一个大雪坡,人类的渺小和伟大都在这样背景的映衬下呈现出来了,让我震撼无比。傍晚,两座雪山像两位端坐的老人,冷眼旁观着人世间的一切,冷眼旁观着登山者的一切,几千万年了,他们都是这样端坐着。看懂的人,能感受到他们那晚的慈祥。攻顶成功,下撤到海拔C5营地,晚上一轮明月又大又亮,与太阳余晖共存于长空。看到站在营地崖际间的老罗正在拍摄,面对此景,亲人和家乡的样子也越来越清晰,像流水不息~那天午夜,我目睹了一次太阳落下和太阳升起的过程,我经历了一次阳光将无数星星撒落在雪坡上的震撼。但这里的天空越美,就越让我想着纯朴的家乡——马鞍山~([]
陈俊燕
KKKKKKKKKKK关于食物 装备总重在200斤左右,包含车子本身。其中食物总计100斤左右,分列如下。 主食:糌粑50斤(丢弃一斤),压缩饼干25斤。 辅食:大蒜4.5斤(腐烂半斤),酥油4斤,花生米4斤,盐2斤,麦片2斤(丢弃一斤),紫菜1.5斤,辣椒粉1.5斤,奶粉1斤,白糖1斤,茶叶1斤,巧克力0.5斤,虾皮0.5斤,调料包0.5斤。 食物以糌粑和压缩饼干为主,零食可忽略不计。在羌塘大体力环境下,每日摄取热量至少应在5000大卡,显然食物携带量要达到这一指是不可能的。上世纪早期以斯文赫定为代表的西方人首次触及这片神秘疆域,虽然他们带了大批活羊鸡什么的,但捕猎还是非常重要的补给手段,那时野生动物太多了,也没有现在的动物保护观念。能坚持就不要打动物的主意,再则一个人在没有机动装备情况下猎杀动物是非常难的,没有想的那么浪漫。言归正传,本次旅行每天摄取食物热量有如下四个阶段。 一、克制期,前45天里每天摄取热量在1400大卡左右,大致4两糌粑和2.5两压缩饼干,一些汤料为辅。摄取热量属于中度饥俄状态,下午四点以后基本就无力了。此阶段食物控制的极为严格,以至于45天里消耗的主食才30斤(另有三天意外补给,后文详述)。 二、提升期,由于前期食物控制非常成功,所以总行程过3/5,食物却消耗2/5,因此每日口粮提升至5两糌粑和3.75两压缩饼干。但仅一周后,食物就完全失控了。 三、失控期,从第52天开始,食物完全失控,原因既有生理上的需求,也有精神上的欲望,每天夜不能寐,脑海中总是一幅山珍海味的蜃景。控制力低下时,干吃糌粑粉都能吃掉半斤,如零食般。 四、超控期,第64天开始至74天遇人救助,每天食物热量摄取不足800大卡,少于身体基本代谢量。 从食物种类上可以看出,为了控制负重,食物以热量转换效率高的碳水化合物为主。零食基本没有,花生米都觉得不该带,因为后期会控制不住,花生米会被当做美食很快消耗掉。全程无肉,吃过一次蔬菜,微量元素靠金施尔康。没有动物脂肪的缺点是,抗寒力和身体耐力会下降,例如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不吃肉是没法长久活下去的。 水,始终是个大问,期间断水多次。后期虽雨季水多,河系泛滥,但水质多混杂不堪,时而无奈。纵观全程,饮用清洁地表水的天数约占20%,融雪和矿水(包括轻度盐碱水、泥沙水等)各占40%。可见若无雪则命不保,当然轻度盐碱水喝多了麻烦是非常大的, 我仔细查看了杨同志的关于食物的帖子,对吃的食物做了以下计算:前45天消耗糌粑18斤压缩饼干12.5斤,45-52天消耗糌粑3.5斤压缩饼干2.6斤,64-74天每天摄取800大卡《糌粑每千克热量为3390》合消耗2.4斤糌粑,那么第52-64天的食物应该是糌粑50-18-3.5-2.4=26.1斤和压缩饼干25-12.5-2.6=9.9斤,这一段时间每天的消耗为糌粑2.1斤和0.82斤压缩饼干,我没有吃过糌粑,不知道一个人一天能否吃得下? 同时也请告知 穿越出来后体重下降多少好计算脂肪代谢产生的能量。 关于汽油的消耗:总共只带8.6升,平均每天仅有0.115升,93号汽油的热值是48MJ每KG,看那边水温不会高于10度,气压低沸点低些,化雪时消耗更多热量,有时还取暖,而且小杨同志有喝茶的习惯,这点汽油够每天用吗? 注意看完第二页再回帖 关于托包问:看到小杨同志带了2个后驮包,2个前驮包,车把上也有一个包,后货架还有一个,我想知道这些包容积分别有多大,物品是怎样分装的,好让我仔细计算各种物品能否装进包里,虽然通过照片也基本上能判断各个包的体积,但有具体数据会更好。 另外从下面照片中可以看出车子有明显的不同,如三脚架下瓶子及捆绑绳不同,后货架绑带不同,多了把铲子,大撑不见了《帖子中得知是你拆的》等,容易让人怀疑是不是同一辆车。 关于轮胎问:看帖得知中途没有换过轮胎,可仔细对比前后期轮胎照片,感觉轮胎花纹有些不同,不知道是不是轮胎磨损造成的。如果轮胎花纹确实不同,而没有科学的解释,那么就说明很多问了,这一点非常重要。还有车和包有时很脏有时很干净,难道中途洗了几次装备吗?最后大家对比中图和上楼图中的前轮托架,看他们的构造是否相同,前车前托架有2根横梁连接到避震杆上,后车只有一根横梁连接,这真是同一辆车吗?本人才疏学浅,希望各学科的馿友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参与分析,给小杨同志一个肯定。看到N多回复感觉不爽!大家的心理我都明白,假如有一天有人证实这次穿越掺了水分,你们又该做何感想!“逆流之河”77天穿越曾深深的震撼了我!同为“独行馿”很难想象他是怎么完成如此艰难的穿越,可如今留给我的是深深的失望,我相信你到了里面,而且不止一次进入,就算你带了后援,或者分几段完成穿越,你还是受人尊敬的,可你不该编出一个“独自77天穿越”的故事来骗大家,也许你有你的苦衷,也许是为了那该死的名利。。。。。。你欠大家一个道歉!勇敢的站出来吧!其实大家就是不愿意相信有假,多仔细看看后面那辆车确实跟前面不是同样的,明摆着的事!一味的崇拜!对我用最恶毒的语言也无法掩盖事实的真相!只能说明你们更可悲! 又发现新证据,大家仔细看图中的防潮垫,数一数上面的凹凸花纹,这是2张不同的防潮垫!经再次查看,这个证据站不住脚,失误了。 很晚了!休息了昨晚失误了,今天继续找证据,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不着急。 63天前货架是好的64天前货架是好的67天帖子中原文: 还是坚持着,推了三百多米,猛然把车一摞,骂了句,还真以为我是玩杂技的啊!然后回头去找拆散的车架。把车拼好,能拆的零件都拆掉,剩链条搞不掂,又回头找拆炼器,第一次用,兴奋,以为很精密很技术,很快捷的把链条拆了。这时又发现,后货架一侧断了,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了。6MM钢筋,在螺丝间都加了橡胶垫片,避免硬连接的金属疲劳,极端的环境下还是不行。前货架也是用6MM钢筋焊接的,除了绣,一切都好,负重不多了,驮包置前,轻物置后,够用了。 今天,是自行车的崩溃之日,最具崩溃代表性的不是轮胎或钢货架,而是脚撑。很有故事,道来。因为去年羌塘之行深刻意识到拍照很辛苦,原因之一就是要把自行车放倒、再扶起,看似简单,却极耗体力精力,流失很多拍照机会。一般的单脚撑基本上瞬间弯,钢制的无法保持大负重的自行车平衡,所以特地寻了一款类似摩托车的双叉中架脚撑,试验很不错,可羌塘实际地貌是不适合的,地太软,脚撑难以平衡,所以一次未用,但又拆不下来,(由于其固定结构很顽固,又没带匹配大扳手,尝试无数次无用)。每每看着这脚撑,觉得委屈,两斤多重的无用货,早知换成备用鞋。也是在今天,奇迹发生,脚撑松动,两端螺丝用手就拎开了,终于卸了这负担。 晚上又失眠,除了想吃的流口水外,还想着脚撑的重量可以换些什么好吃的带。 原文第一段最后一句说前货架一切都好,第二段第一句说最具崩溃性的不是轮胎或货架,而是脚撑。下图已经明白证实前货架有一边中间梁没有了。现在可以肯定前左货架坏了吧! 73天照片显示货架却是好的,怎么说法,难道带了电焊机吗?关于我的私人情况吗?以后大家就会明白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些与我有过节的人故意断章取意趁机攻击我,我坦然面对。。。。。。我现在没有精力理那般小人。 去山里转了2天出来,没有上网,今天继续找证据,刚才从藏羚羊群的图片看出点端倪,可是帖子已经用文字把漏洞封了,在很多有漏洞的地方,帖子总能用文字修补。。。要找到更多的证据恐怕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不过通过搜索知道有很多科学考察队和其他人员进入过里面,相信会有解开谜底的那一天,我会继续努力寻找证据,绝不会中途停止。看你们这些可怜的人!人肉我又如何,没有办法推翻我的观点只能采取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人肉也不详细些,我是买不起装备的人吗?我是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吗?特别要鄙视那些桂林本地的混帐东西,就因为我来自阳朔乡下,创建了桂林先行者户外AA群,抢了你们的饭碗,盖过了你们的风头,你们就想方设法搞臭我,你们能办到吗?我们桂林先行者户外群为什么能不断状大,能健康成长,我为什么能受到群友的爱戴,为什么你们不想想原因呢?你们不是很会人肉吗!为什么搜不到我上周末的行踪呢?难道你们瞎了眼看不到桂林先行者几十人的队伍行走在香花岭古道吗?([]
陈莹洁
四川康定贡嘎山各种形式的穿越无可置疑的是国内徒步爱好者最喜爱的路线之一。它以沿线众多气势雄伟的山脉,连续不断的各种高山景色而著称。我早就为之所动,几年前曾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在8264收集资料和作线路的准备,并在2011年的6月初作了我第一次的穿越尝试。但最后因高反等原因而未能成功。我为之非常的后悔和懊恼。这个情结一直在我的心上。今年的早些时候,我又萌发了去四川西部背包徒步的念头,实际上是个更大徒步计划中的一个阶段。我因此从国外带回几乎所有的背包徒步行装,并花费了相当的时间作线路上的准备。我于2014年6月25日至7月3日完成了四川康定贡嘎山的单人背包徒步穿越,没有借助向导人员和马匹。这条步行的线路为康定县城>榆林村>日乌且沟>上日乌且垭口>莫溪沟>下次梅村>草科村。全程距离大约为100公里。除了一整天在下次梅村的村民忠一家的休整外,其间共用时七天半的时间。徒步期间天气的基本特征为每天都有降雨,没有固定的时间,时早时晚;而且我感觉在白天里比几年前的那次徒步更频繁。从老榆林村至下次梅村,加上巴望海以东几公里均为人畜小道,令我有点吃惊,尽管每天有不少的降雨,但路面却相当的硬实;偶尔出现的泥潭稍微绕道就能解决。至于沿途的水源和涉水过溪的细节,我将在每天的纪实里更详细地说明。我的背包徒步线路和每天的营地或住地。我在2014年6月23日下午5点多钟搭乘去四川成都的火车。我从南京站出发,第二天中午就到了成都站。我出了成都站后,赶紧往附近不远处的成都城北汽车中心走去,想购买12点钟去康定的班车。幸运的很,车站仍然有余票。国道G318与往常一样,因修筑隧道,在这些地方车辆只能单向行驶,堵车耗时很利害,确又无能为力。这样我又花上了10个小时,在下着大雨的夜里来到了康定县城。我随即在康定县城的哈达客栈住下。在去康定县城途中的路旁。第一天 2014年6月25日起点 康定城哈达客栈,海拔高度2554m (手表读数8380')启程时间 945 AM终点 格西草原,海拔高度3572m (手表读数11720')扎营时间 445 PM当日行程 20公里(+/-)天气 白天多云到晴,夜里小雨~中雨。我的背包徒步线路和每天的营地或住地。我昨晚在康定县城的哈达客栈住下,12点钟以后才休息。我早上6点多钟起来,明显休息得不够。我有意再在康定呆上一天,以消除旅途的疲劳和适应高原的海拔高度,但一早起来看见天空出现的蓝天,不禁改变了念头,决定慢慢地走,去更高的海拔进行调整。既然决定今天上路,就赶紧去超市买一些食品,后来证明是多余的,不过最后都送给见到的藏族同胞了。雨季里的河流水位暴涨,急冲而下,势不可挡。不得不承认,现代的工业能力使得其附近的人类文明得以长期地保存。康定县城依旧很漂亮。虽然有很多现代化的建筑,和外来文化的展露影响,但它在很多方面都非常体现出藏族文化的特色和风格。这个城市的格局,气候,海拔,四周的群山及人文等,一直都是我的喜爱。康定市区中心的街道,广场是我每次必去的地方。对我来说,两次来去匆匆,这里的一切都尚未仔细地探索,觉得很新奇,不知何时才能消除这样的感觉。简短的购物完毕后,在回客栈的路上,抓紧留下一些更多对康定的记忆。我以前没有注意到桥上的一组雕塑。它们具有历史上汉藏民族交流的主思想。此时相对于我夏季每天开始徒步的时间已经很晚了。我知道今天的路还很长,不敢多久留,赶紧回到了哈达客栈,吃了早饭,打点好行装,踏上了去贡嘎山的经典穿越。与我在8264所了解许多徒步朋友的做法不同,我从县城里开始步行,而不是从老榆林村的水电站开始。所以这增添了大概15公里的路途。但从缓慢地适应高海拔的意义上讲,我认为是还有益处的,同时又能省下单人包车的费用。国道G318公路进出康定城的这座桥梁是乎是城郊的分界点。看着天空的乌云,心里开始有点疑惑,毕竟是在雨季里。在刚才走过的右手路边上,碰见了一位昨天一起从成都搭车来这里的藏族同胞。在我打招呼后,他也认出了我来,显得非常的友善。我们彼此相互寒喧,握手道别。 离开了国道G318后,转上了去康定新城的岔道。我实在被路边正在修建的大型建筑所震惊,到处都是建筑工地。这一带可能是最后一片开发地区。我不是专家,但一直在思考在这多地震的川西地区,从安全角度来讲,修建高层建筑是否恰当。可能我的顾虑为多余的。与上次来这里一样,人们依然在路边放养马匹,但牦牛已经看不见了。显然动物数量上的减少意味着它们的生活环境的减小,和人类的开发活动的加大。此时道路坡度增加,我能感觉到我的行走速度开始有些缓慢,心里明白我的高反已经开始。不过从康定出来的行走是个慢慢的适应高海拔的过程。我的时间还算比较充裕,即使旅途的劳累还没有消除,只要不下大雨,今天走到预订的营地,格西草原应该没有问。虽然四周的景色依然不错,但这一带的土地开发规模却十分的惊人。康定的确是个居住生活的好地方。希望开发者在完成其项目后,尽量地将环境还原其本色。道路两旁的景色很漂亮,不过在天气晴朗的大道上行走的确有些乏味,尤其是日晒皮肤的感觉也来了。我的腿部和手部的晒伤就是从此时开始的。我十分缺智地假设川西雨季的白天以乌云天气为主,即使是出太阳,也为短时间的,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影响不大。所以在启程前的一两天,我决定不携带手套,和通常在这种情况下穿的帖身长内裤。幸好带着条两节速干裤,等到明天扎营时发现自己的双腿晒伤后,便赶紧穿上了。康定新城里的非常具有藏族特色的建筑。 回望康定县城。很多东西现在都在脚下了。环绕它四周的群山此时看得更加清楚。对生活在丘陵地带的我来说,这样的市镇座落是个很大的惊奇。而左手的山腰上的G318的交通清晰可见。我试着去辨认昨晚在哈达客栈结识的几个骑车去拉萨的年轻人,但根本做不到,只希望他们平安走运。康定新城的生活区旁一组反映当年汉藏贸易交往的历史人物的塑像,应该是茶马古道上的各种生活细节。 这俩兄弟的形像挺逼真的,很有色彩。 不小的队伍。好象比实物都大不少,蛮生动的。那石头上刻的字,"西出炉关" 不知意味着是否当年的茶马古道在此结束,再往西就纯粹是藏区了。康定新城的生活区。我在这分岔路口向几个过路人确认了去老榆林村的路。天热,口真渴,但带出来的两升水每时还必须谨慎地控制,不敢多喝。人的皮肤感到太阳的火辣,平时不太注意的我,尽找阴凉的地方走,但我还没有意识到皮肤实际上已经开始受伤了。 在回头朝康定县城方向看去。它已在山粱的背后了。可能是最后能国道G318的地方。还是想说,特喜欢这个被群山环抱的新城。高山前的康巴大酒店,很有异域的风格和特色。其色彩与背景天空调和得那么粉彩绚丽。想不到来自远方的宗教在这里偏僻的地方居然能够出现。这也充分体现了现在国家对宗教存在的容忍和民众信仰的多样化。又是一个密集的居民区和商业点。其附近还有一些政府的机构。这里是康定新城的边缘。我估量着该是午饭的时间,便坐在图片最左边楼前的路旁用餐。好奇的人过来问我的情况。我如实回答他们。我知道今天的饮水很多,便向一家作街门销售的老板们讨水。他们爽快的答应了我,确实给我补充了很多的水。要不然再往前走几十米就出康定新城,以后向藏族老乡讨水就更难了。所以以后若再重复这里过程的话,考虑到天气,气温,和防止高反用水,我至少要带3升水。从国道G318分岔到去新城的路上后大部分为国家机构,店几乎没有。只有新城生活区里沿途才有几家便利店。我非常感谢给我水的老板夫妇。当然出城后也可以去沿途村里的小卖部买水或向老乡讨水。虽然不如上次见到的人多,我一路还是碰见了好几位老乡,非常的好,肯定会帮助解决水的问的。沿途的乡村景色。沿途的乡村景色。 可喜地看到当地的居民也种植一些农作物,以补充食物的来源。嗨,居然还有车站。我想可能是连接榆林村与康定市区的班车。当然还有小卖部,但我没有上前探询,不知是否营业。路边景色第一次提醒我今后的几天里我所大概要见到的。 路上遇见一位才从山里干完活回家的藏族妇女。她很健谈,汉语也说得很好。我们一路聊了好一会儿,直到她到图片里的这个家,还邀请我有空去"耍耍",用的词汇居然与中原地区的方言一样! 非常朴实真诚的藏族村民!背景为日乌且沟东侧的一座大山。去海螺沟的公路就在它前面的山脚下。我有遇见了一群在地里干活的村民,很多是妇女。在他们朝我看来的时候,我首先高喊"扎西德勒"! 他们也相对地回应了我,随后一阵笑声。他们对外人很是友好。我心里感到若遇上什么困难,他们一定会尽力帮助我的,事实上以后的经历也证明了这点。(
陈芸伦
[指环王]上一次走得很远,这脚下的路,就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巨著,一旦读了开头,就再也停不下脚步。一直觉得,西藏是这个国家最后一片净土,其他的地方,想想就让人愤怒!大宝小朋友又长大了。《魔戒》上映的时候,他还在不能观看的年龄范畴,这不,一卡吧眼的功夫,熟读魔戒的他就跟我说:老爸,我们去新西兰吧。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一篇游记,这篇游记记述下我们在这个岛国每一天的脚步:New ZEALand最后告诉我们的,并不是一个地名,那他又该是什么那?。。。。。。。西藏帖子:https//bbs.8264.com/thread-837747-1-1.html丽江帖子:https//bbs.8264.com/thread-1410903-1-1.html行程汇总:『02.06上海-Auckland』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1-1.html『02.07Auckland-Kerikeri』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1-1.html『02.08Kerikeri-Piha』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4-1.html『02.09Piha-Rotorua』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8-1.html『02.10Rotorua-Taupo』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10-1.html『02.11Taupo-Levin』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15-1.html『02.12Levin-Picton』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18-1.html『02.13Picton-Kaikoura』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20-1.html『02.14Kaikoura-AshBURTON』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24-1.html『02.15Ashburton-Oamaru』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27-1.html『02.16Oamaru-Dunedin』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33-1.html『02.17Dunedin-TeAnau』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37-1.html『02.18TeAnau-Queenstown』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41-1.html『02.19Queenstown』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44-1.html『02.20Queenstown-FoxGlancier』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46-1.html『02.21FoxGlancier-Hokitika』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48-1.html『02.22Hokitika-Greymouth』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51-1.html『02.23Greymouth-Chrischurch』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53-1.html『02.24Chrischurch-Auckland』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56-1.html『02.25Auckland』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57-1.html『02.26Auckland』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59-1.html『02.27Auckland』https//bbs.8264.com/thread-2218197-60-1.html 我在新西兰国家博物馆里看到一幅200多年前的画,钢笔手绘的,画的是地热喷泉以及当时的大地景观,要命的是,跟我现在看到的风景没什么大的区别,这是不是也可以解释:文明发展并不需要象我们这样祸害自己,祸害子子孙孙。回来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打不起精神来,是因为我发现我现在做的很多事,尤其是一些貌似收入还不错的项目,实际就是帮着开发商们在祸害这个国家。大量的消耗资源,更大量的浪费资源,最后把自己锁在一个安满空调和空气净化器的房间里,只管把自己窝里的小日子过好,谁管外面的天会不会塌下来。这种生存状态,是圈养牲口似的,人是不应该这样活着的。 这篇游记不是攻略的性质。只是走到哪里说到哪里。随心而已。从网上摘录了一些帖子,附在下面,这些帖子当时对我有很大的帮助。现无私地分享给大家:)租一台车简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定请大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啥是法治国家呐?意思是你要是敢胡祸祸,是谁都多余了,肯定收拾你!新西兰交规贴https//www.mafengwo.cn/i/1026483.html新西兰的证非常好办,可以自助网上办理,邮寄资料。机票可以买新西兰航空直飞,在新航网站上买。它的机票价格挺坑人,一周里面也是随时变化,害的你总觉得便宜票马上就没了。还有很多需要转机的,现在转机澳大利亚还需要办证!澳大利亚人看来也学坏了。租车:新西兰租车公司很多,价格相差比较大。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租车攻略。住宿:www.booking.com 基本全程用它解决。吃:新西兰的超市东西很丰富,Newworld这样的大超市每个市镇都有!所有的Motel基本都有厨房。可以解决做饭的问。也可以去吃吃大餐。《Lonely Planet》此行必备。玩:每个景点都有i-site,就是旅游信息中心,可以预订所有的项目。从酒店到各类游玩。服务友善和专业!除非你已经安排妥当,否则每到一处必去! 【2月6日第一天】上海--Auckland能从上海机场按时起飞,那可真是历尽了艰辛。话说这天凌晨,济南大雪!从市区到机场的路全部封闭,这可苦了出门的我们。幸好头一天嘀嘀打车定好了司机(在此严重感谢嘀嘀打车)。这个司机师傅真不错,那么大的雪依然按时到了楼下。高速无法通行,他一路拐弯抹角,绕来绕去,在泥泞里多用了1个小时的时间,终于赶在航班截止前把我们送到了机场。在上海等待的时间不长不短,很顺利的起飞,前往神话的国度--New Zealand。 【02.07Auckland-Kerikeri】十小时的飞行,两顿大餐,蒙头一觉。再看脚下,遥远的国度如今就在碧波荡漾的海水中。顺便提一下,新航的餐食不错。还有新航特选的葡萄酒,供乘客品尝。后来在超市里,也发现了带有新航特选志的各种酒类。到站的第一件事,当然是买电话卡,租车喽。在机场的出站大厅,第一次接触了i-site。在此后的20多天里,基本上隔三差五就要跟它打打交道。 人来人往的到站大厅。明快而且随意。 i-site,信息量极大丰富。本地乃至全国。 新西兰是个农业国家,出于对本国农业和生态的保护,严禁一切生鲜食品带入境内。所以带的食品一定要丢弃。哪怕是飞机上没吃完的酸奶。运动鞋甚至也不允许有泥土。我们买到的电话卡,万达丰的,为什么买他家的那?因为拍的队很长,哈。在机场,给apex电话,很快租车公司派来了一辆中巴,把我们接到租车店。租车手续没做公证,全是我们自己翻译的,服务员也拿不准,回去问了他们经理,回答是可以。于是,开上我们的小马,出发了。说实话,第一次开右舵的车,还真是不太习惯,一个原则:跟车!在看不明白交通状况的前提下,紧跟前一辆车行驶,是最快捷的掌握交规的方法。当然,你也不能一点也不知道交规!去之前补补课。今天我们的计划是,首先北上,沿一号公路抵达北端的小城镇:Kerikeri。不幸的是,我们一上道,天就阴了下来。新西兰全国的公路,限速准就是那么几档。但是大量的公路都是双车道,严禁随便停车,因为根本没地方可停!刚出Auckland不久,我们就拐了个小弯,溜达到一处海滩:Hatfield beach。虽说是浊浪滔天。但是大海毕竟是大海。总是不失时机的展示她的各种魅力。 在高高的崖壁上,还隐藏着数座无敌的海景房。海滩上,长着几棵奇怪的树,没见过,上面结了一些奇怪的果,也没见过。即使这样的大风大浪天气,居然还有奋勇出击,搏击风浪的人。看来生命的意义,对他来说,是征服多少风浪,而不是宅在屋里发多久的呆。 前行的路上,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一号公路上的车真心不少!全部限速100km。期间路过一些小城镇,可以路边停车,到4 square这样的小超市采购一点饮用水和食物。 中途遇到了一次堵车,所有车辆按顺序停靠,因为新西兰的道路,出了城市,基本只有一条路可走。所以大家老老实实的排着队。秩序井然。左侧的白色牌的意思是:前方2公里处有超车道!堵车其实也挺好的,可以近距离的观赏一下路边的风景,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车速又快,你是无暇欣赏风景的,安全第一嘛:)北岛的北部地区,山峦起伏,丛林茂密。下着雨,道路湿滑,这不,眼瞅着出事了。一辆奥迪被撞出了路边,玻璃碎了一地。还好人没事。结果又一次的制造了交通堵塞,因为一侧的道路被封闭,所以大家有秩序地单侧轮流通行。没有一个加塞的。没有的意思是即使你排了很长时间的队,心情还是很不错。新西兰的森林覆盖率实在是太高了,高的让这个国家看起来就是一个大花园。云一阵,雨一阵的,一会瓢泼,一会又淅淅沥沥。 走到卡瓦卡瓦的时候,我们决定绕行11号公路,前往派希亚。在离派希亚不远的地方,有一片巨大的红树林,大树参天的,还怀抱着一个河口。树林里有一条步行道。空气好的让人想把自己的皮扒下来晾晾。位置是:35°18'17.02"南174° 6'3.75"东。水里还飘着一些奇怪的种子,像个刚发芽的大豆瓣,后来到海滩上,发现那个东西落地就生根。渐渐的雨又下大了。钻回车里赶路,一拐弯,大雨里捡到了第一个搭车的小伙。他的英语讲得比我好不了多少。好像是个北欧人。我们顺道把他送到派希亚。 派希亚到了。依然阴雨连绵。有几个当地的小伙,看我拿着相机, 冲我做出各种拍照动作,因为初来乍到,不太清楚跟这些半大小子怎么打交道,就冲他们双挑大拇指,又招了招手。海滩上遍布的细碎贝壳。同小石子混杂在一起。漂亮的耀眼。贝壳上还站满了小呆鸟。截至目前,我们也没搞清楚怎么跟这些小呆鸟打交道。 沙滩上落地生根的大豆瓣!这玩意真好!哎,怎么这里连沙滩都有种子争着抢着生根发芽!这到底是块什么样的国土啊! 派希亚,幽静的海。傍晚时分,抵达Kerikeri,第一天行程的终点到了。Kerikeri有一个古迹,是个石头房子。1.一个是石头建筑,名为Stone Store,建成于1832-1836年间,是新西兰最古老的石头建筑。在很久以前,是作为当地居民用来物物交换的场所。2.Stone Store右侧的白色欧洲式木屋,KempHouse,又称 Kerikeri Mission House。是新西兰最古老的木建筑。 建于1822年。由新西兰特有的贝壳杉木建成,由于贝壳杉近年来日益稀少,政府已下令禁止砍伐,这使得这座看似平凡无奇的木房子更加珍贵,目前已列入新西兰古迹保存名单中。小雨里的两座古老房屋。中间夹了一颗硕大无比的树。不知道谁的年龄更久一点?([]
《
最新章节全文阅读,他曾是少年的小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源泰石业阅读网只为原作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并收藏《
最新章节全文阅读,他曾是少年的小说》最新章节。
源泰石业阅读网友情链接